古砖成为“超链接”?在湾厦1012探寻千年纹饰的当代语言
为进一步挖掘古砖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,近日,湾厦1012联合深圳市国学文化研究会,举办“湾厦1012·博物沙龙”第3期“一砖一史·古砖里的文化传承”,特邀清源古砖馆馆长、传拓技艺非遗传承人戴元环,以及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(香港)美术研究院院长樊鸿宾,围绕古
为进一步挖掘古砖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,近日,湾厦1012联合深圳市国学文化研究会,举办“湾厦1012·博物沙龙”第3期“一砖一史·古砖里的文化传承”,特邀清源古砖馆馆长、传拓技艺非遗传承人戴元环,以及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(香港)美术研究院院长樊鸿宾,围绕古
从先秦器物上的古拙线条到明清遗珍上的华丽纹饰,每一笔纹路都藏着古人的审美偏爱与精神密码。10月31日,一场以“文·样”为主题的视觉盛宴将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启,欢迎观众朋友们走进辽博,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美学之约。
从先秦器物上的古拙线条到明清遗珍上的华丽纹饰,每一笔纹路都藏着古人的审美偏爱与精神密码。10月31日,一场以“文·样”为主题的视觉盛宴将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启,欢迎观众朋友们走进辽博,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美学之约。
三星堆的青铜纹饰,向来以夸张神秘著称——纵目面具的诡异轮廓、神树的奇幻造型,似乎都在诉说着独立于中原的古蜀密码。但仔细研读考古实物便会发现,这些纹饰中藏着不少“中原痕迹”,它们像无声的证据,印证着古蜀文明与三皇五帝以来的华夏文明,早已存在深度交流。
博物馆中的商周青铜器,静默矗立,却仿佛蕴藏着雷霆万钧之力。其上狞厉神秘的兽面纹,盘旋回旋的云雷纹,不仅是远古王朝的信仰与权力密码,更是华夏美学长河的源头活水。这些沉睡千年的纹饰,如何跨越时空,在现代设计的脉搏中重获新生?这背后,正是一场从“物质载体”到“精神基
由龙门石窟研究院申报,腾讯探元计划创新资助与共创孵化,武汉大学参与的“龙门石窟微痕浅浮雕三维建模及纹饰图案的自动理解与建库检索”项目(后简称“项目”)成功入选。大势智慧董事长、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、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为项目牵头人
秋意渐浓,文化盛宴暖人心。9月13日,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新一期“商都沙龙”在博物院二楼东侧热闹开讲。本次沙龙以“郑州商城饕餮纹的来源”为主题,特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做客分享,一场跨越三千六百年的文明对话吸引众多市民参与,现场座无虚席,氛围热烈。
随着旅游热持续升温,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游览,文博讲解需求随之水涨船高。但不少读者反映部分讲解渲染封建迷信、随意歪曲历史、传播低俗内容,让历史文化在错误解读中变了味儿。(据9月8日《人民日报》)